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

40歲之後,其實你需要吃胖一點!

main
現今的「健康常識」中,肥胖被視為萬惡的根源。的確,比起瘦的人,胖的人大部分都有一些宿疾纏身。然而持續追蹤調查這些人,卻發現最後變得臥床不起的人,瘦子居然比較多。也就是進入高齡期一看,胖的人反而活得比較健康,瘦的人用掉更多的看護資源。這是怎麼一回事?
我的研究所曾經做過一項研究,以新潟町的某個小鎮為對象,調查瘦的人和胖的人是否有宿疾和既往症,以及後來是否變得臥床不起,需人照護。這項調查結果發現,瘦的人與胖的人比起來,罹患糖尿病、高血壓的比例較低,腦梗塞和心臟病等既往症也較少。看到這裡,各位應該也覺得理所當然吧。

然而持續追蹤調查這些人,卻發現最後變得臥床不起的人,瘦子居然比較多。也就是進入高齡期一看,胖的人反而活得比較健康,瘦的人用掉更多的看護資源。這是怎麼一回事?
愈瘦的人,就愈容易臥床不起,需人照護 

只要想想人會需要照護的理由就可以明白了。需人照護的理由大致可以分成兩種,一種是由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發作、或因為糖尿病和關節風濕等疾病,使得身體功能急速惡化。這可以說是肥胖的人常見的傾向。

相對於此,另一種理由是身體障礙花上好幾年慢慢地惡化,最後臥床不起。腿部肌肉衰弱無法行走,或體力及認知功能衰退,就相當於此。它的主要原因是營養不良,也就是典型的老化症狀,其實這種症狀經常發生在瘦的人身上。

也就是說,需人照護的情況分為容易發生在胖的人身上的類型,以及容易發生在瘦的人身上的類型,兩種各有不同的成因。
比較年輕的時候就需要照護的,應該是前者。可是進入後期高齡期(七十五歲以後),瘦型的需照護者就逐漸增加了。

追根究柢,過度攝取熱量造成的過胖不好,熱量不足造成的過瘦也不好,但就日本的高齡者來說,熱量不足的問題更嚴重。這當然有個人差異,所以高齡者當中也有熱量攝取過度而該注意的人。

可是平均來看,問題出在熱量攝取不足的人更多。儘管如此,由於輿論過度強調代謝症候群對策,使得高齡者也陷入非瘦不可的強迫觀念,反而加速老化、縮短了健康壽命。


比起瘦子,微胖的人更長壽
前面提到,好的營養狀態,是健康長壽的三大條件之一。

至於為什麼會這樣,這裡再更進一步詳細說明我們進行的追蹤調查內容與結果。「營養狀態」說得簡單,要判斷出來可不容易。因為即使同樣是微胖的人,有些人營養均衡,也有些人淨是熱量攝取量高,營養卻不均衡。因此必須配合幾個指標,來分析營養狀態。

我們利用四個指標來測量調查對象的高齡者的營養狀態,也就是身體質量指數(BMI,後述)、以及血中的三種營養成分:總膽固醇、白蛋白、血紅蛋白的值。

然後開始追蹤調查的第一年,我們請約一一五○名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接受檢查。我們將檢查結果依各個指標,數值由高至低依序排列,將他們歸類為人數均等的四個組別。

也就是體格、總膽固醇、白蛋白、血紅蛋白皆有人數差不多均等的「高」、「略高」、「略低」、「低」的四組。然後接下來追蹤八年,調查這段期間有多少人存活下來(累積生存率)。

那麼首先從體格來看結果。做為基準的是常用來表示肥胖度的BMI身體質量指數。BMI是用體重(公斤)÷身高(公尺)÷身高(公尺)來計算,數值愈高,表示愈肥胖。

我們依BMI的值,將對象分成「高(胖)」、「略高(胖)」、「略低(瘦)」、「低(瘦)」的四個組別。「高」的一組,BMI男性為二四以上,女性為二五以上,在日本的確是被歸類為肥胖的一類。

相對地,「低」的組別男女的BMI都在二○以下。

然後追蹤八年之後,結果卻是愈胖的人愈長壽。

根據過去的健康常識,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認為BMI「高」,也就是胖的人,生存率會比較低。然而結果卻並非如此。
「胖」的一組,追蹤期前半的生存率雖然略低,但到了追蹤期後半,反而是愈來愈高。八年以後,「胖的人」與「略胖的人」和「略瘦的人」這些標準體格的人之間幾乎沒有不同。也就是長期來看,胖的高齡者狀況似乎也沒那麼糟。

相較之下,「瘦的人」的生存率卻比另外三組明顯低了許多。而且這個組別的上限BMI二○絕對稱不上病態的瘦。一般來說,未滿十八‧五是瘦的基準,所以二○以下,應該可以算是非常常見的苗條體型。而這樣的人──相當於最瘦的人算起來四分之一的高齡者,與其他四分之三的高齡者比起來,生存率明顯低了許多。(本文精選自各章節,陳若雲整理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網誌上的文章不一定完全正確,

若有任何疑問,歡迎留言~